科技创新

山间“银翼”穿云渡,光伏阵列攀坡生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量:24   分享到:

在山西运城夏县的连绵山丘间,深蓝色光伏板如梯田般沿陡坡铺展,与起伏的山影相映成趣。由新泰能源公司承建100M光伏项目,正以“空中运输+地面施工”的高效模式加速推进,而重载无人机这双“银翼”,正成为山间最灵动的建设使者。

161752652002349113.jpg

岩层有褶皱,山路多崎岖,这曾是光伏建设的“拦路虎”。过去,光伏板、支架等物资运抵山脚后,需靠人工沿陡坡搬运,不仅施工人员安全无法保障、施工效率低下,还易因踩踏破坏山体植被。当无人机的嗡鸣划破晨雾,这场“运输革命”便悄然开启——它们如精准的“空中搬运工”,从转运平台依次升空,机翼下的物资随气流轻晃却始终平稳。面对山间多变的气流,地面控制系统实时校准航线,让无人机如穿云的雨燕,10分钟就能完成一趟往返,将物资稳稳送达半山腰的作业平台。效率提升3倍的背后,是对山体生态的温柔守护,轮式机械的碾压痕迹少了,人工攀爬的脚印淡了,光伏阵列得以沿着自然肌理生长。

山坡上,支架安装的叮当声、光伏板校准的调试声,与无人机的嗡鸣交响成曲。随着一块块光伏板沿山势“铺”开,这座100MW光伏电站正从图纸逐步走向现实。无人机的高效运输,让建设周期不断压缩,也让绿色能源的触角更快伸向山间。项目团队说,待电站并网发电后,每年可输送大量清洁电力,而这背后,少不了无人机在山间架起的“空中运输线”。

从人工扛运到无人机穿梭,变化的是运输方式,不变的是对绿色发展的追求。山间的“银翼”仍在忙碌,它们不仅加快了光伏电站的建设脚步,更书写着科技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韩冬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