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佳作

大地脉动——压裂现场初体验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量:63   分享到:

告别书斋文字的宁静,投身钢铁轰鸣的怀抱,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新人已在钻井分公司煤层气压裂项目施工现场工作半月有余。若说校园里书本描绘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严谨的实验与精密的模拟,那么眼前这片压裂现场便是大地深处最炽热的脉动——一种需要用汗水、敬畏与敏锐感官去丈量的真实。

051754356853367250.jpg

初抵现场,多台压裂泵车阵列如沉默的巨兽,引擎低吼汇成永不停歇的背景音,高压管线蜿蜒如钢铁血管,传递着足以破裂岩层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学习油气田开发专业的我,感觉这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现实中见到的电驱压裂场面是如此的震撼。

每一次压裂开泵加压,脚下大地随之震颤,仪表盘上骤然飙升的数值,正是大地深处被唤醒的“脉搏”。这绝非实验室可控的模拟,而是岩石在高压水柱与支撑剂冲击下发出的、饱含阻力的深沉回响。现场有经验的师傅教我在一条条曲线中辨识这震动中细微的差异:“地层在‘说话’,它在告诉你哪里‘吃砂’,哪里‘憋压’。” 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原来冰冷的岩石也有其“语言”,而我们,是倾听者,更是挑战者。

从学生到现场“新兵”,最大的震撼在于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书本上清晰标注的“最优砂比”、“排量控制”、“前置液、携砂液和顶替液比例”…,在千变万化的地层面前常需即时调整。安全帽沿被不经意间敲响的次数,每天的班前班后会提醒我时刻警惕——这里容不得半点纸上谈兵的天真。仪表室里的每一条数据采集,混砂车的每一步操作,高低压管汇区的每一次巡检,都关乎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转,关乎地下裂缝能否如精密地图般精准延伸。回想起在前几天的一段压裂施工过程中,高压管线发生滴漏,技术人员迅速分析数据,操作人员按照相应指令进行停泵作业,等待压力卸载后人员进入高压区进行管汇维修,一步一步紧张又有序的进行着,现场的老师傅告诉我“高压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切行动首先要保障自身安全,确认没有压力后再进行各项检查。”半个月的摸爬滚打,洗去了书卷气,沉淀下对“安全、责任”四字沉甸甸的认知:方案设计上每一条曲线,最终都要由熟练的操作规程和严格的行动来兑现价值。 

这大地的脉动,既是地层深处能量被激发的震颤,又何尝不是工人合力奏响的生命强音?当看到压裂液裹挟着支撑剂,以千钧之力注入数千米深的地层,想象着它们在地下顽强撑开缝隙,为“工业血液”开辟通道,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并非简单的机械操作者,我们是聆听大地律动、唤醒沉睡能量的工程师。这脉动,是力量,是挑战,更是无声的召唤——召唤我以更坚实的脚步,更深沉的敬畏,在这片充满钢铁意志与自然伟力的土地上,继续读懂大地的心跳,也书写自己职业生涯的初章。

(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