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佳作
初入陕煤集团党建业务训练中心参与公文写作培训时,我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常规的技能培训。未曾想,讲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不仅是写作技法的传授,更是一场思维维度的革新。它为我推开了一扇认知新窗,让我发现笔尖流转的方寸之间,竟蕴藏着如此深刻的经营哲学。
公文写作“能用一字,不用两字”这一准则,与“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理念奇妙共振,其本质都是对“精准”“高效”的极致追求。公文最忌冗余拖沓,讲究要言不烦、直白质朴、直击核心,这恰如“紧日子”的逻辑——资源用在刀刃上,冗余一概剔除。文字的“紧”,节省的不只是笔墨纸张,更是受众的时间成本与组织的运转效能。由此推想,若整个企业都能以这般“惜字如金”的态度调配资源、管控流程,必将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好日子”之路!
“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的理念,要求我们把公文中的每个字都视作成本,每段话都当作投资。下笔前多一分斟酌,成文后就能少一分误读、少一轮返工。公文写作从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隐性的价值创造。一篇逻辑清晰、表述精准的公文,能大幅降低沟通损耗、加速决策落地,这正是企业经营中最高效的“成本管控”。
培训中,“乙方思维”的提出最让我触动,它彻底重塑了公文写作的底层逻辑。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们常常囿于本位思想,却容易忽略最终的受众。一份文件是否需要反复解释?一项要求是否考虑到了执行者的实际困难?“用‘乙方’思维做‘甲方’文字工作”,核心就是跳出本位局限,把受众当作“客户”,以换位思考的服务替代指令。起草时多问一句“受众会不会困惑”“是否需要补充背景”,就能规避后续大量解释的成本,让文字成为连接需求的桥梁,而非隔绝沟通的“围城”。
这种思维延伸到企业经营,恰如“生产与营销”的辩证关系。造出好产品只是第一步,让客户看懂“产品好在哪”才是关键。公文亦如“用营销思维抓生产”。“生产”出好方案、好报告后,更需以营销思维精心打磨呈现方式,用清晰的结构、突出的重点,帮受众快速捕捉核心,轻松接纳文中的建议与决策。这不是文字技巧的炫示,而是推动事项落地的硬实力,让公文成为“观点的推销员”,真正实现“文以载事、文以促行”。
培训落幕,合上笔记的那一刻,我心中豁然开朗。一支笔、一页纸,竟能承载如此厚重的经营智慧。公文写作从来不是简单的“书写”,而是以严谨思维节省隐性成本,以精准文字创造实际价值的过程。
如今,DeepSeek已能自动调整格式、优化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答案或许就藏在笔底。我们不只是编织文字的人,更是“意义的经营者”,在规则里留一份心气,在效率中存一点理解,用业务逻辑说透事项本质,用人心温度传递决策初衷。
这,才是笔墨之间的经营!这亦是“文字工作对生产经营有什么真正作用”之问的最好答案!(黄振宇)